第54章 飞逝

宫人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说旗 www.xiaoshuo7.net,最快更新穿越之秦宫夜长最新章节!

    【一】

    雍地!

    黄昏时分,政的轺车卫队,踩踏在大郑宫青砖石板上,发出沉重“哐当当”的声音。

    “御——”的一声,轺车停在大郑宫的广场上,王戊下车揭起车帘,政从马车里出来,挺拔的身子正对着落日的余晖,光照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

    雍地所有宗亲贵族早已齐集在广场上,伏地叩首,以君臣之礼,跪迎秦王驾临。

    长安君形容悲戚,一席黑裘,隐在赢氏各前辈的身后,秦王政不动声色的用目光扫视他。

    “免礼!”政一挥衣袖,举止若定道,随即走到长安君跟前,浅笑道:“王弟,可好?”

    “无恙!谢王兄光照!”成蟜目光散淡,语气淡然道。与嫣然相处几月,他似乎无意间也沾染了些许嫣然的寡淡气质。

    “寡人驾临雍地是代先王尽孝,为祖母禳灾,祈福。祭祀之前,需斋戒沐浴,尔等都散了吧。”政的笑容悠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贯的肃穆。

    【二】

    彗星再度出现,拖曳着巨大的扫尾,横贯长空,整整十六日。

    夏太后薨!秦国朝野惶惑不安!

    三公九卿朝议之后。蒙武同张唐督兵五万出击赵国,以报赵国合纵五国攻秦之仇,相邦吕不韦欲躬擐(huàn)甲胄领兵增援,秦王令曰:孝公变法以来,未建立功勋者,不得显贵!王弟成蟜贵为封君,食邑万户,地位煊赫,应为国家尽忠,为社稷效劳。应着令长安君同樊於期帅兵五万为后继,策援!

    车辚辚,马萧萧,战鼓擂,飞镝鸣!

    秦赵大战烽烟又起!

    蒙武前军出函谷关,取路上党,径攻庆都,结寨于都山,长安居成蟜大军结营屯留,以为声援。

    赵国派相国庞煖(xuān)为大将,领兵十万拒敌。蒙武前军与赵军交锋受挫,派使者往屯留请求增援。

    谁知,成蟜竟在屯留鼓动军士举旗谋反,向天下传布檄文:

    “长安君成蟜布告列国臣民:

    传国大道,宗祧(tiāo)为尊;覆宗实恶,人神共愤。

    吕不韦者,阳翟商人,窥秦主器,独霸朝纲,久矣!

    今王政非赢氏血脉,乃赵姬与吕氏之子也。

    赵姬怀娠,魅惑先君,迷乱血胤。

    社稷倾危,天怒人怨。

    成蟜不才,不忍宗室秽乱,载甲胄干戈,为赢氏声张,祈望宗室庇佑,国中臣民明辨是非,戮力同心,惩戒国贼,以安社稷。”

    张唐得知长安君谋反,飞马咸阳告变。秦王政见檄文大怒,传令吕不韦深夜入咸阳宫,汇集三公九卿计议,遂拜王翦为大将,帅精兵兵十万讨伐长安君。

    大军声势浩大,势如破竹。

    长安君负隅顽抗几月兵败自杀,秦王政将其枭兽示众,参与谋逆者一律斩杀,樊於期逃亡燕国。

    是年黄河泛滥,民不聊生!

    秦王九年,政在雍地大郑宫举行冠礼,加冠佩剑,履至尊而制*。在大宴群臣之际,嫪毐窃取太后印玺,假传秦王之命,召集宫骑卫卒,亲信舍人,发动叛乱,攻打秦王驻跸的蕲年宫。秦王政用虎符调动军队镇压,咸阳城刀戈剑戟,血流成河。一番血战下来,参与反叛的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被车裂,夷灭三族。

    嫪毐的门客被悉数流放,相国吕不韦被牵累,免除相职,回封地!

    秦王政大刀阔斧地清扫亲政后的羁绊,正式成为九五至尊,君临天下。

    【二】

    乌飞兔走,光阴似箭,一晃两年过去了。

    五月的端午这天,一位身穿白色绕襟深衣,白玉束冠的青年俊美男子,随从二三仆隶,夹杂汨罗江畔噪杂的人群里,格外耀眼醒目。

    她就是已经能独挡一面,奔行天下经商的欣然。

    今天,在荆山,古楚王国的先辈曾经筚路蓝缕的旧地,楚地人民正在祭奠他们忠君爱国,九死不悔的三闾大夫——屈原。

    武安君白起拔郢都,毁掉楚国传承几百年的的宗庙夷陵。忧国忧民以致形容枯槁的屈原,吟着悲歌自沉汨罗江。

    江水滔滔,历史在那一刻化为永恒,汨罗江成了后人的心殇之地。

    五月端午的这一天,也是二姐嫣然的生日。

    二姐香消玉殒,已经两年了。

    两年来,欣然还是无法原谅自己,如果当初不是自己莽撞,毛躁,思虑不周,或许二姐她还活着,即便活得委屈,至少她还在这个世间。欣然曾经长跪在梅姨的墓前,忏悔,却终究无法涤清淤在她心头的愧疚。

    那一天,在雍地蔚阳宫,当二姐让她托言庆卿的时候,她就应该意识到二姐已经有了轻生之心,她陪二姐逛雍地集市的时候,二姐偷偷地用发髻上的金簪换匕首的时候,她就应该警觉。

    可是她······

    欣然觉得自己罪孽深重。

    那日,她拒绝了政让她一起去雍地的要求。和政分开后,她就风驰电掣地赶回咸阳的清芷园,向父亲告知了嫣然的境况。听了欣然的哭诉之后,白泽星夜赶赴雍地,可得到的却是嫣然已经离去的悲训,为了躲避长安君阴养的死士的报复,庆卿含恨离开秦国,她也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咸阳。

    她熟悉的政,已经是赫赫的秦王,九重宫阙阻隔,欣然觉得自己够不着!

    之后的岁月,她跟随父亲走南闯北,为承继家业辛苦奔波。

    她从野王南下游历长江,淮河一带,登上会稽山,探询过禹穴,窥察九嶷山,又在沅水、湘江上航行,再北渡汶水、泗水,到齐鲁的感受孔子的儒家风教,北上经过萧冷肃杀的燕赵之地,甚至深入大漠,到巴蜀经商。

    她现在已经不是养在深闺的白家四小姐,而是未来承继家业的白家世子。

    【三】

    天空细雨霏霏,江面薄雾蒙蒙。

    游江招魂祭屈原仪式已经拉开序幕,一条大型白色竹筏载着扮作“屈原”的尸,在众竹筏的簇拥下亮相。

    “我兄哟——回哟——”

    一声声的深情呼唤,婉转悲壮。 一艘竹筏载着屈子之妹——屈幺姑,从峡江深处缓缓驶出。惊闻屈原在汨罗投江,她驾船沿江而下搜索兄长的遗体。

    时间仿佛回到了屈原投江的那一刻。屈原披头散发,迎风而立,深衣大袖在狂风中赫赫飞扬。

    他纵身一跳,江水滔滔,水花四溅。

    屈原被流放以后,在江边游荡独行,他一边走一边吟哦。面容憔悴,模样枯槁。渔父劝他随俗俯仰与时浮沉。屈原坚持自己清白高洁的人格,宁可抛弃生命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渔父吟唱《沧浪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后扬长而去。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人为人敬重,却注定一世悲苦!

    鼓声震天,竹筏上的人齐倒洒抛粽,竹筏逐水顺流而去。

    “三闾大夫哟,听我说哟,嘿嗬也。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极。东不可往啊,东有弱水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北不可去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莫须问,楚国好天地。你应回故里,你应回故里。”

    古老的《招魂曲》在山谷、江面,久久回荡······

    欣然往地上倒一尊清酒酹屈原。两尊百末旨酒,一尊酹梅姨,一尊酹二姐。

    楚地的人民为他们敬重的屈原招魂,欣然也希望借助这个仪式,告慰二姐和梅姨的在天之灵,希望她们母女在另一个世界,就像屈原的《楚辞》里描绘的一般,可以自由地乘着彩凤,在天地间翱游,永远风轻云淡,香气氤氲。

    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阴谋!

    作者有话要说:终究不是快手,查找资料真耗时,亲们,抱歉,这时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