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代写情书

冻蚕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小说旗 www.xiaoshuo7.net,最快更新向天再借一百年最新章节!

    读书的生活是比较单调的,特别是当你发现所有的题目对于自己来说,实在太过简单,就连想要装逼的欲望都有些提不起来。

    条件的限制,让张波感觉在农村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可发展前途,不论是交通还是消息,都十分闭塞。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大山里,机会确实不多。村子里真正开始发生变化的,是那些走出了大山的人们带回来的一些东西。

    1995年,张波重生在这个类似于平行世界的第二年,村子里开始兴起了牵闭路电视。这个时代,娱乐匮乏,除了半年一次的下乡放电影之外,也就只有电视了。

    由于姐姐张芳要读初中,张波自己又要读小学,所以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张大海并没有给家里安装闭路电视。

    院坝外面的枇杷树上,是张大海手工制作的电视天线,一条扁平的蓝色天线连接到卧室之中,接在那台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的二手14寸黑白电视机的两个接受天线上。

    大山里信号并不好,电视机上是有十二个频道的,但真正有信号的,除了一个中央电视台之外稍微清晰一些之外,就只剩下省级电视台了。

    每到周二的时候,还会停播,出来一个类似于手表的画面,剩下就是一堆雪花。

    1996年,最早走出村里的几个人家里开始修起了红色的砖房,张波知道,那几个只在过年回家的村民与其他待在家里种地的人吹嘘自己在外面如何潇洒如何挣钱的时候,真正的大城市里,其实已经开始在接触互联网了吧。他们口中所说的在沿海当包工头,其实不过是在HN的某个煤矿里挖煤而已。

    家中的房子愈加的破旧,每逢下雨天,都会漏雨,拿着锅碗瓢盆在四处寻找漏雨点,放在下面接住。

    他很想改变,但除了读书之外,并无别的事情可做。正因为没有办法做别的事情,所以他的成绩在整个长岭小学来说,已经到了逆天的级别。

    “你们知道吗?三年级的张波又考了双百分。“

    “不是吧?上次期中考试他都是双百分,这次期末考试又是?”

    “这有啥奇怪的,没听李老师经常说,以张波现在的学习成绩,怕是都可以直接读初中了。”

    “初中?怎么可能?我上次去张老师休息室的时候,听他跟李老师还在说张波恐怕读高中都没问题。”

    “别开玩笑了,高中岂是那么容易,咱们两个老师都才高中而已。”

    “哎,再这样下去,咱们五年级的可就要被比下去了。”

    “不是早就被比下去了么?”

    这些对话,还只是张波第二年的时候发生的,到得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整个长岭小学,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谈论最多的,除了他之外,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张波并不想如此张扬,毕竟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小学和初中都没什么问题,但真要到了高中,可就不一定了,毕竟高中物理和数学都已经上了一个台阶,当年他考大学的时候,也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村校只有两门课程,就是语文和数学,各得一百分并没有什么出奇,更何况才小学。

    对于这些言论,他倒是没有过多的在意。但是他不在意,并不等于其他人不在意。特别是在这个几辈子都没出过一个小山村里。

    “张大海,你家娃儿读书成绩好哦,看来以后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恐怕就指望你们家波儿了。”

    每当听到这话的时候,张波就能看到父亲张大海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不过三年时间,张波所在的村子以及临近的几个村,都知道张家出了个好娃,读书成绩那是没得说,年年第一,家里的奖状都快贴不下了。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在这三年里,张波该学习时学习,该干活时干活,终于等来了他的六年级,也就是小升初的年纪。

    这一年,由于农村的学校开始合并撤销,张波所读的长岭小学也不例外,统一转到了镇上的民水小学,开始了住读生涯。

    民水小学,位于民水镇的东南角,与镇上的民水初中遥遥相对,学校修得不错,红墙绿瓦,外面还贴着洁白的瓷砖,教学楼外,就是用铺满水泥的一大一小两个操场。大的主要是用于升国旗,还有两个篮球架,主要用于运动会和篮球比赛。小的操场位于上方,立着几个用红砖砌成的乒乓球台。教学楼的墙壁上用红色的瓷砖贴着‘笃学、勤思’几个大字,远远看去,甚是醒目。

    张波所在的班级是六年级三班,大部分都是乡村来的孩子,条件也都差不多,想来也是经过了学校的考虑之后才做的决定。

    正规的小学,学习的课程自然多了一些,德智体美劳当然要齐头并进,除了语文和数学之外,还有专门的音乐老师教授音乐课。

    住校的情况与姐姐张芳差不多,都是一周回去一次,学校距离家里大概三个多小时的路程,公路没有通,也没有汽车,都是靠步行。每次去学校,张波都会将一周所需带好,一罐儿咸菜,一袋米,外加几个红薯,还有母亲给的五毛钱。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开始逐渐能看出差距来。比如离校比较近的,就可以回家吃饭,不至于拿着铁质饭盒每天装两三把米放到食堂去蒸饭,更不至于每天都吃咸菜。

    学校的食堂有专门的师傅负责蒸饭,每一顿都会由学生将自己所带的大米抓一些出来放进饭盒里,统一的由他放进蒸饭锅里去蒸,到得下课饭点儿的时候就去取自己的饭盒。

    食堂也有菜,很简单,多是水煮海带,里面加入一根猪骨头,家中比较富裕的就会花两毛钱去买一小勺用来下饭。

    张波知道家里的困难,所以从来不去,再加上本来一周也就五毛钱,更是舍不得乱花,一直存着。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有他独特的乐趣所在。谁家的咸菜比较好吃,里面油水多,又或者还有肉粒,那就是大家一哄而上,以自家的咸菜交换。又或者说谁除了咸菜之外,还带了豆瓣儿等等,更是大家的课后谈资。

    当然,谈得更多的,还是班里哪个女同学比较漂亮,又或者说是那个新调来的美女音乐老师。

    其实能够到这样偏僻的小镇教书,要么就是本地读书出去的人回乡,要么就是大城市下来的人支教,而音乐老师孟婉,就是从城里来支教的。

    孟婉很漂亮,也很年轻,皮肤白里透红,稍稍有点婴儿肥,一头披肩长发,搭配着还很少见的青色牛仔裤,时尚而靓丽。艺术学校毕业没多久,就申请到了民水小学,在学生们眼中,就仿佛一个漂亮的大姐姐一般。

    不管唱得好与不好,她也不会生气,最多只会拿着教鞭吓唬两下。

    既然是住校,肯定就有宿舍,宿舍是以前的老旧教室改成的,总共也就六年级三班的一些学生,左边是男生,右边是女声,由班主任负责监管。

    都不过十岁左右的孩子,管起来并不难,对于老师,大家心中除了尊敬之外也夹杂着一丝害怕。

    铁床分了上下铺,时常有那睡觉喜欢翻滚的同学在深夜里从床上掉下来,发出咚的一声,好在并不高,一般情况下人并没有什么事情。

    “张波,二班的那个罗静长得可漂亮了。”睡在上铺的老同学张伟伸出大半个脑袋,一手把着床沿,趁着还未到关灯睡觉的时间,看向下铺的张波。

    张伟是张老师的孙子,如今也是住校,别看他一副文质彬彬的清秀模样,一说起哪个班有个漂亮女生,那可是来劲儿得很。

    张波两只脚岔开,搭在铁床的梯子上,抬眼看了看他,嘴里‘恩’了一声。

    “我打算明天给她传个纸条儿过去,要不你帮我想想,怎么写?“

    这个年龄段,谈不上爱情,更多的其实是一种懵懂的好感,就是觉得某个女生长得比较漂亮,愿意亲近而已。

    “情书啊?还能怎么写,直接说呗。”张波心里一动,对于罗静他也是见过的,在记忆中后来确实跟张伟在县城读重点高中的时候谈了一年,只不过并没有坚持到上大学,终究也还是没能在一起。

    “直接说?”对于张波的回答,张伟很明显有些不满意。谁都知道张波的成绩好,语文好,写情书的话肯定也不会差,加上两人关系本来就不错,他这才有此一问,没想到张波给他的回答竟然是这样。

    “要不然?”张波瞟了他一眼“你还想怎么写?”

    “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帮我写一封?”张伟咧着嘴,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行,不过若是不成你可别怪我啊。”心里却是嘀咕着,这么小就想着泡妹子,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这一答应不要紧,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一封代写的情书,张波在整个民水小学,又一次站在了风头浪尖之上。